特朗普让华为“备胎”芯片一夜转正,今后将科技自立!
来源:
|
作者:ouqiao
|
发布时间: 2019-05-18
|
2776 次浏览
|
分享到:
今天,是历史的选择,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,一夜之间全部转“正”!多年心血,在一夜之间兑现为公司对于客户持续服务的承诺。是的,这些努力,已经连成一片,挽狂澜于既倒,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,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!
当地时间5月15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,要求美国进入“紧急状态”,在此紧急状态下,美国企业不得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。
几乎所有报道此事的外媒都表示,此举意在针对中国华为的电信设备。

同期,美国商务部称,将把华为及70家关联企业列入其所谓的“实体清单”。今后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批准,华为将无法向美国企业购买元器件。
对此,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今天凌晨发表致员工的一封信,信中称,“公司多年前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,预计有一天,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”,而华为“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,数千海思儿女,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,为公司的生存打造 ‘备胎‘”。
海思总裁致员工的一封信
尊敬的海思全体同事们:
此刻,估计您已得知华为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(BIS)的实体名单(entity list)。
多年前,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,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,预计有一天,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,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。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,数千海思儿女,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,为公司的生存打造“备胎”。数千个日夜中,我们星夜兼程,艰苦前行。华为的产品领域是如此广阔,所用技术与器件是如此多元,面对数以千计的科技难题,我们无数次失败过,困惑过,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。
后来的年头里,当我们逐步走出迷茫,看到希望,又难免一丝丝失落和不甘,担心许多芯片永远不会被启用,成为一直压在保密柜里面的备胎。
今天,命运的年轮转到这个极限而黑暗的时刻,超级大国毫不留情地中断全球合作的技术与产业体系,做出了最疯狂的决定,在毫无依据的条件下,把华为公司放入了实体名单。
今天,是历史的选择,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,一夜之间全部转“正”!多年心血,在一夜之间兑现为公司对于客户持续服务的承诺。是的,这些努力,已经连成一片,挽狂澜于既倒,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,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!今天,这个至暗的日子,是每一位海思的平凡儿女成为时代英雄的日子!
华为立志,将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、每个家庭、每个组织,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,我们仍将如此。今后,为实现这一理想,我们不仅要保持开放创新,更要实现科技自立!今后的路,不会再有另一个十年来打造备胎然后再换胎了,缓冲区已经消失,每一个新产品一出生,将必须同步“科技自立"的方案。
前路更为艰辛,我们将以勇气、智慧和毅力,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,奋力前行!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,艰难困苦铸造诺亚方舟。
何庭波
2019年5月17日凌晨
什么是“实体清单”?
所谓“实体清单”是美国为维护其国家安全利益,作为出口管制的一个重要手段。
实体名单于 1997 年 2 月由商务部首次发布,被认为参与扩散活动的最终用户都进入榜单,以此明确告知出口商,在未得到许可证时,不得帮助这些实体获取受本条例管辖的任何物项,同时,有关许可证的申请应按照《出口管理条例》(美国)第 744 部分规定的审查标准接受审查,且向此类实体出口或再出口有关物项不适用任何许可例外的规定。
简单地说,“实体清单”就是一份“黑名单”,一旦进入此榜单实际上是剥夺了相关企业在美国的贸易机会。虽说企业有正常程序可走、也有脱离清单的可能,但前提是契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外交政策需求(一切由美国政府说了算)。并且由于欧盟、日本等国往往与美国的出口管制步调保持一致,所以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。
美滥用国家力量不光彩不公正
前天下午在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回答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时表示,一段时间以来,美方滥用国家力量,不择手段地蓄意抹黑和打压特定中国企业,既不光彩也不公正。
他说:“我们敦促美方停止借口安全问题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,为在中国企业在美正常投资运营提供一个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”。
关于华为海思的几个小知识:
海思的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。
任正非先生的危机意识,起源于2002开始和思科的官司。从此,他决心要减少对美国芯片的依赖。
2004年,海思正式成立。
海思首次实现盈利,已经是2013年。
同年,海思成为世界市场份额最大的高端路由器芯片。
2017年,华为手机出货量约1.5亿台,其中7000万台用的是海思麒麟芯片。
海思的安防芯片,占世界市场份额的90%.
2019年5月17日,海思霸气“上位”!
最后,再附上任正非先生的一段话:
“...(芯片)暂时没有用,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。一旦公司出现战略性的漏洞,我们不是几百亿美金的损失,而是几千亿美金的损失。我们公司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,这些财富可能就是因为那一个点,让别人卡住,最后死掉。……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,不能动掉的。”